5月4日,当“五四”青年的奋斗号角响彻神州,玉川冶炼厂熔炼炉提前4天,投下复产第一料。终于,历时26天的年度大修攻坚战圆满收官,继续吹响大干“红五月”、冲刺全年生产目标的冲锋号角。

标准化筑基

“要打造标准化大修范本!大修前,玉川冶炼厂立下军令状,激荡出大修的标准化强音。于是,股份公司、玉川冶炼厂、外协施工队,1000余人集结成阵。

走进大修现场,“531确认体系流程图”格外醒目,如作战地图般将“5项施工前确认、3道安全检查到位、1个落实”拆解为可执行的“大修作战指南”。这套源自十余年大修智慧的豫光模式,正将标准化大修推向新维度。

常艳兵的晨会交底如同战前推演:“安全带挂钩必须高于作业面1.5米,有限空间氧含量低于19.5%立即撤人——这些不是数字,是生命线。”

针对受限空间、高空作业等八大危险作业,该厂早两年大修就已经创新引入的二维码管理系统,让每张作业票都拥有“电子身份证”实现“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全流程可追溯。“风险辨识不仅包括常规的机械伤害,连地面油渍可能导致滑倒这样的细节都有预案。”常艳兵如是说。

如此滴水不漏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还不能让安全员郭同阳放心。每天他都会现场扫码认真检查。仅大修首日便揪出23项隐患,其中5项行业通病,倒逼整改闭环。

每个大修项目结束,所有工段都会完美践行“工完料净场清”六字箴言,将现场清理转化为标准动作。


后勤扫码检查  

当生产科王林丰指着手机屏幕上的过程监督记录说:“这种数字化管控手段,使票证落实效率提升40%,同时将人为失误率降为0,创下大修新纪录”时,大家惊叹:标准化已融入玉川厂大修的血脉。

数智化赋能

“让数字说话!”玉川冶炼厂厂长郑明的管理格言在大修中绽放异彩。


检查检修进度  

副厂长许向波带领团队重整锅炉膨胀空间“5毫米困局”。原来熔炼炉锅炉经过11年的使用、维修,热膨胀支撑之间预留的5毫米的膨胀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没有。“这次大修要把数字按原始图纸恢复原位。”这不仅深刻体现了标准化、数字化,让11年“劳损”的锅炉部件被精准复位,也让更多人对锅炉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拆炉机器人上岗  

在熔炼炉核心区,拆炉机器人的引入,成为这次大修的一大亮点。可首战就频频受挫。进不了炉内,机修工现场量身定制吊装系统;进入炉内后,机械臂操作再次受阻,被称为“开锤车战神”的炉前班长、豫光工匠丁王军,毛遂自荐立刻补位。这场人机协奏曲,将拆炉效率提升40%,原来降温+拆炉11天的任务,本次仅用6天全部完成,创造了玉川大修的又一个奇迹。



吊装  

更震撼的变革依然在熔炼炉,不仅增加了自动清料机的智能化改造,更是上演了“破釜沉舟”的技术革命。设备科长张红星说:“咱们预留两个下料口吧,以防万一。”厂长郑明回答:“勇敢智能化,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为此,张红星结合连一工段倒逼团队完善了紧急转炉、突然停电等18项连锁预案,成为“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的最佳注脚。


自动清料机  

交响曲铸魂


开炉当天观察炉况  

“锅炉大修没有试错的机会,要提前预判!”连一工段长王兵如实说,但依然坚定承诺“修必修好!”


焊  


焊  

锅炉是今年大修的“重头戏”。按原计划没这么大工作量。临大修前出现的烟气挡板变形和凝渣管壁漏水,成为额外任务,并且增加了足足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但工期依然按27号完工,这就决定了,这次锅炉大修,根本没有试错的机会,只能提前做好预判。


现场切割  

为了确保锅炉大修一次成功,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奋勇争先。炉前班长郭伟科负责整个熔炼、吹炼炉壁厚检测、积灰清理、人孔门拆除、打浇注料等。锅炉负责人李建平说:“没有炉前这班人,锅炉大修不可能按预期完成。”


在锅炉内检查焊口  

李建平,面对施工时间紧,发明了“错峰作业法”,利用中午施工队吃饭的时间进入锅炉检查施工质量。除此之外,施工队前脚下班,他们就后脚跟上,加班把没计划换的水冷壁和管束全部精细打磨后,认真检测出14根管壁薄的管束,并全部更换。“上班监护,下班检查”整个类似李建平的岗位负责人,大修期间没休息一天,大家众志成城确保了4月27日按期烘炉。

赵王新,负责脱硫改造,全过程没有麻烦工段一次,也没有收到一次通报批评。并且创新了“围堰防腐法”,用边角料筑起防蚀长城;还对施工膨胀材料提出优化建议。


降温后进炉测量  

最动人心魄的画面定格在连二工段。为扩大被白冰铜封印的底铅眼,李滨滨班组在狭窄的炉内化身“人形风镐”,每3分钟更换一次钻头,为不影响开炉,把下班时间从5点延长到8点、12点,拼尽全力干了三天。当新职工翟磊看着师傅们卸下防护镜后的瞬间,泪水与笑声在口罩后交织。这就是玉川的团队对豫光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施工单位培训  

大修期间,施工单位功不可没。砌炉阶段,金川项目负责人,每日扎根现场,砌炉的师傅严格按照砌炉要求,用“毫米级”精度咬合每一块耐火砖,规范铺设膨胀纸,紧跟豫光脚步+速度,靠着“每人每天多砌30块砖”的硬功夫,不仅高质量完成熔炼炉砌炉任务,还将9天工期压缩至8天,节省出了宝贵的一天。恒安项目负责人,紧盯每一道焊口,容不得一丝瑕疵,按期完成计所有锅炉维修任务。

除此之外,连二工段也有意外惊喜:新增偏吹枪位,为对应项目开工埋下提产伏笔,氧枪熄火报警装置织密安全防护网,耐材升级则为传统底吹炉工艺指标的优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选矿工段利用大修对精尾矿两台已经运行10年的浓密机进行改造提升,为下步提产提前布局打下基础。

原料工段面对原料品种多、料仓增加隔断,熔炼炉所需物料由双皮带进料改单皮带进料等,细致安排,做好质量跟踪落实。

硫酸工段关系到炉窑烟气顺利达标排放,每次停产大修都至关重要,每个环节,工段长李涛涛都会重复要求、严格检验。

设备科人员更是任劳任怨,办理各种施工手续,编写技术交底等,为大修后系统设备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5月4日,当沸腾的熔炼渣汩汩流出,玉川冶炼厂再次交上一份“向新而行、向难求成”的完美答卷,将奋斗的热度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继续书写豫光铜冶炼新篇章。  

审核/李艳 段高高

编辑/张苏娜

校对/都艳梅 屈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