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海车展以“拥抱未来,共赢创新”为主题,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演了一场汽车科技的饕餮盛宴。这场展会不仅是全球车企的竞技场,更是汽车供应链技术革新的风向标。36万平米的展区、超千家中外企业参展,从高压线束到智能网联,从铝代铜技术到中央计算平台,线束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
中航光电
EVH6E高压连接器
触点寿命达30万次微动磨损,整车复杂工况下1秒精准对接;
集成高压互锁、二次锁紧等安全功能,支持多键位对插防错及安装防错,布线灵活性高,同时兼容98%上代面板;
突破性实现三轴 (X/Y/) 空间自由度的插座安装方案,配合7向插头出线角度设计支持线缆在紧凑空间内的多维度布线需求,灵活匹配空间布局;
采用轻量化导体创新材料与千安级承载技术,整体轻量化20%+,载流能力突破1000A。


Fakra连接器
支持9GHz高频信号无损传输传输,兼容LVDS、HSD等协议,满足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高清数据传输需求。
全铝Busbar系统
攻克铜铝界面电化学腐蚀难题,端接电阻低于5μΩ,载流能力提升至1000A。
宁波华翔
集成母排连接系统(CCS)

技术新亮点:
FPC 柔性采样线路板技术:采用 FPC 柔性线路板替代传统线束或 PCB 板,能更好的平衡性能及成本要求,FPC 相对与传统线束更轻薄,有利于提升空间利用率;
吸塑隔离板技术:隔离板使用阻燃 PC 薄膜吸塑、裁切成型,厚度薄、重量轻,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包能量密度。
产品特点:
超轻量化结构,整体强度和绝缘性能优异;
信号传输稳定、可靠,电压、温度采集采用一体设计的 FPC 实现;
自动化程度高。
成本降低:
吸塑热铆集成式 CCS,吸塑成型模具费用低,生产效率高,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市场前景:
产品尺寸可做到 2000mm*800mm 并向下兼容,面对电池包 CTP、CTC 的发展趋势,更加
适用,且产品轻薄、成本较低,市场前景良好。
高压线束(HV Wire Harness)

技术新亮点:
采用超声波焊接工艺连接 70mm2 电缆与接插端子;
满足阻燃等级 UL94-V0, 且符合热失控情况下绝缘材料的防火、耐压要求。
产品特点:
采用高效、可靠的大功率超声波焊接工艺;
满足阻燃、防火烧要求;
满足防水、防尘、电磁屏蔽、高压互锁(HVIL)、绝缘耐压要求;
可采用铜铝复合结构来减重、降本。
成本降低:
垂直整合制造工艺- 注塑、冲压、电镀、焊接、压铆、装配、测试均内部完成。
可采用铜铝复合结构来减重、降本。
市场前景:
阻燃且耐火烧材料能确保驾乘安全;铜铝复合线束能降本减重,匹配市场轻量化需求。
安波福
本土化48V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降低电流、缩减线径,48V系统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显著减少线束复杂度;
大幅减少压降损耗;
降低整车质量与成本。
相比传统架构,48V系统可减少线束长度115米,系统重量减轻30%,空间利用率提升20%,推动线束成本与系统成本双下降,为智能化升级腾出空间。
同时安波福48V方案将通过以下方式助力客户价值升级:
全栈本土化: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提供从设计到落地的本地化技术支持;
成本最优解:通过架构优化,使48V系统综合成本持平传统12V架构;
软硬协同:基于SVA智能汽车电气架构(2017年启动研发),以软件定义硬件助力车企以更低算力实现高阶功能;
定制化服务:根据OEM特点,量身打造性能最佳可靠性最高的硬件平台与架构设计方案。

思索技术
智能座舱连接器
集成高速信号传输与电源分配功能,优化线束管理,降低整车维护成本,推动座舱智能化体验升级。


新能源三电控制系统连接器
耐高温、防腐蚀设计,通过LV214/USCAR等严苛认证,为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提供稳定连接保障。

技术趋势总结
1.材料革命:铝代铜、硅胶替代PVC、FPC替代传统线束,推动轻量化与耐温性能升级;
2.功能集成:从单一电气连接向“电力+数据+传感”三合一复合线束演进;
3.智能化:UWB、NFC、AI算法与线束深度融合,实现主动安全与能源管理。
从高压连接器的材料革命,到智能保险丝的软件定义,2025上海车展揭示了线束技术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蜕变。未来,随着汽车向智能化、电动化纵深发展,线束将不仅是电流的载体,更是车辆感知、决策与执行的“神经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