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报告资源,请加微信(gasgoo2019)联系咨询


2025 年上海车展以 “拥抱创新,共赢未来” 为主题,于4月23日至5月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36万平方米,首发新车型超过200款。围绕本次车展,盖世汽车研究院通过线下调研综合研究形成此次总结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车企战略布局进展
1、豪华品牌:持续深化油电同行、油电同智的产品策略,本次车展无论是一线豪华还是二线豪华车企,基本上都带来其全新智能电动新车或概念车
2、外资品牌:继续加速推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品牌,并加强本土生态建设,促进“在中国 为中国 向全球”战略落地
3、自主&新势力品牌:加速智能化、强调安全底线、出海以及开辟细分市场是本次车展自主&新势力品牌的关键词
新能源/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底盘核心看点
1、新能源领域:增程发电赛道玩家集聚,增程发电单元成为本次车展的看点;超充技术迭代至兆瓦级;内燃机技术持续迭代,热效率也在不断突破,氢发动机、甲醇发动机等多元化燃料体系也在本次车展有所展示;电驱动产品技术继续朝高效、高转速、高集成度方向发展;高倍率、增混电池和固态电池成行业发展热点;环保型冷媒成为升级重点,天然工质R290成为企业应对三代冷媒(R134a)禁用的替代路线之一
2、智能座舱:智能座舱正加速向场景化、情感化方向演进,通过空间重构与交互创新重塑出行体验;车载显示方案呈现多样化,PHUD将加速上车;搭载可旋转座椅成车企打造差异化座舱的新着力点;座舱监测方案加速推出,并呈现集成化发展趋势
3、辅助驾驶:国产高算力芯片崛起,打破“芯”依赖;端到端方案集中亮相,大模型成为主流架构方向;L4 Robotaxi进入实测阶段,头部企业持续推进规模化部署
4、智能底盘:One-box已经实现全国产化,部分厂商展示了EMB方案和相关产品,有望在2026年迎来量产;转向领域布局玩家增多,可量产商用的线控转向技术仍掌握在少数厂商手中;悬架技术发展较快,空气悬架由单腔走向双腔,磁流变减振器产品增加全主动悬架技术将开启高端车规模应用;车企纷纷推出全线控的底盘技术,磁流变减振技术、全主动悬架、四轮转向等成为布局重点。宁德时代、北汽和东风等企业还在积极布局滑板底盘,实现降本增效

根据盖世汽车数据统计,尽管现代、起亚、捷尼赛思、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极星等品牌缺席本届车展,但是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亮相乘用车新车数量依然高达209款,新能源汽车新车占比接近7成,连续三年保持A级大型车展展车数量水平。

整体车型:从动力系统结构看,PHEV和BEV分别实现88款、74款,是最多的动力形式;从细分车型级别来看,SUV和轿车均超过90款,成为主流展出车型;从车辆发布类型来看,全新车型最多,高达98款;从派系来看,自主品牌在车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日韩系玩家展出明显减少。

新能源车型:从动力系统结构看,BEV数量高于PHEV,是最多的动力形式;从细分车型级别来看,SUV和轿车分别达80款、69款;从车辆发布类型来看,全新车型最多,高达84款,占全新车型比重超过85%;从派系来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亮相领先优势明显。

此次车展期间,上汽集团集中发布海外战略“Glocal全球视野 本土匠心”、上汽集团商用车战略、智己灵蜥数字底盘技术规划等重大事件,集中展示和推出全新智己L6、荣威明珠概念车、荣威D6、MG Cyberster 2026款、 MG首款方盒子CyberX、上汽大通“新途远界”等最新车型亮相。同时,上汽与华为共同打造的“SAIC尚界”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最新成员,正式亮相车展。

在智能化布局领域,德赛西威推出全栈式智慧出行解决方案Smart Solution 3.0,集中推出全系列智能座舱域控、高性能车载显示、HUD及车载声学等智能座舱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推出满足不同场景的轻量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和高性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且在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硬件领域市场出货量也领先行业发展。此外,公司基于在车端、路端、云端实现协同部署,整合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整车控制系统与网联服务,路端依托高精度地图与V2X技术优化全局决策,云端则通过数据闭环实现算法持续迭代。德赛西威公司正通过技术迭代与生态开放,加速行业智能化进程。


作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先AI企业,科大讯飞携多款Demo car 、客户量产车型及解决方案亮相,集中展示了AI 大模型在智能座舱、智慧声场、车企数智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其中,讯飞星火大模型“朋友圈”数量持续扩大,已落地奇瑞、广汽、长城、长安、大众、江淮、一汽、日产等车企16款量产车型,大模型上车进入密集量产阶段。同时,讯飞iFLYSOUND全新一代智能车载音响系统Demo car,展示AI赋能的沉浸音乐厅、沉浸观影厅、声场分区等智慧声场功能。此外,讯飞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首次亮相,提供提供了丰富的开源大模型能力、知识库能力以及汽车领域专属生态和工具,便于车企快速集成开发和进一步加速车端落地。讯飞也展示了基于智能体平台构建了赛事、影音、新闻、美食、出行等示范智能体,可为用户提供更加场景化、个性化的智能服务体验。


作为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江波龙以“自在存储 驾控随芯”为主题,携全矩阵自研车规存储产品,助力车企在智能辅助驾驶、座舱、网联等领域突破边界。展会期间,江波龙召开了新品发布会,亮相了多款创新的车规存储产品,包括车规级eMMC全芯定制版和车规级UFS,以及车规级LPDDR4x和车规级SPI NAND Flash。这些产品均符合AEC-Q100可靠性标准,能够满足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及汽车AI+等对存储性能的严苛要求。凭借市场先发优势以及自主技术研发和综合服务能力,目前江波龙已与20余家主机厂和50余家Tier 1汽车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本次车展,元戎启行带来最新即将量产的VLA模型辅助驾驶技术方案,公司VLA模型通过融合视觉感知、语义理解与动作决策,通过多模态信息交互处理,实现对复杂场景的语义解析与行为规划。VLA模型上车后,将让“AI汽车”具有更长时序的推理能力,能“识文断字”,理解特殊路段的行驶规则,更擅长处理复杂的人车博弈场景。且VLA模型支持激光雷达辅助驾驶方案和纯视觉辅助驾驶方案,适配多种计算平台。据悉,今年将有超5款搭载元戎启行VLA模型的AI汽车量产。
同时,基于客户需求,元戎启行带来两套端到端技术解决方案,分别为基于高通8650芯片高性价比方案、英伟达Orin X芯片的方案。


在智能底盘领域,比博斯特发布极具性价比的智能集成制动系统BIBC 3.0产品,采用全新设计方案,具备高安全、高适应性、高能效、低成本的特点。围绕XYZ三轴融合产品,比博斯特推出 “BEAT”软件平台(智能底盘的“数字基因”)、“玄甲”全国产化硬件平台(国产化突围的“技术铠甲”)和“羲和”智能底盘融合系统(智能底盘控制的“最强大脑”)三大核心技术平台。针对全球及国内客户,比博斯特在XYZ三轴融合智能底盘已开始实现部分产品落地,进入装车阶段。其中,智能悬架供气系统BAS通过与保隆科技深度战略合作已实现量产,而后轮转向系统BRWS与恒隆集团战略合作,预计将在今年底量产。


报告共100页
扫码即可订购完整报告


联系咨询

电话:021-39586121
微信:gasgoo2019
喜欢本篇文章请点个“在看 ”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