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启动“全球人才绿卡2.0计划”】5月1日,广州南沙区升级人才引进政策,推出“国际人才绿卡2.0”,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新政明确:外籍人才可享“一卡通”服务,包括5年多次往返签证、跨境医疗结算及子女国际学校优先入学;对年收入超200万元的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补贴比例提升至40%。同步设立10亿元海外人才创业基金,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0万元。
【东莞松山湖发布“新型储能产业十条”】4月29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发布《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全国首个“全固态电池中试基地”,对入驻企业提供设备购置费50%补贴;设立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技术研发。政策明确,2025年内建成10个以上储能示范项目,目标产值突破500亿元。
【佛山市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补贴方案”】5月3日,佛山市工信局印发《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阶梯式”补贴:投资额500万以下补贴30%,超500万部分补贴20%。重点支持机器人集成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上限提至2000万元。同步联合华为、腾讯共建“大湾区工业云服务平台”,提供免费技术咨询。
【珠海横琴推出“跨境科创合作区新政”】4月3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布《促进珠澳协同创新十条》,明确对澳门高校在横琴设立的联合实验室,给予3年免租及500万元启动资金;允许澳门科研设备免税入境;设立“珠澳科创通”跨境数据通道,试点生物医药等领域数据互通。目标2025年新增珠澳合作项目超50个。
【惠州市大亚湾经开区升级“绿色石化招商政策”】5月4日,惠州大亚湾经开区调整石化产业招商标准,对投资超100亿元的低碳炼化项目,土地出让价按评估价60%执行;对碳捕集技术应用企业给予每吨CO₂封存补贴200元。同步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园”,要求入园企业100%使用绿电,预计2026年产值突破800亿元。
【中山市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4月27日,中山市发布《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翻番。新政包括:对获评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联合深交所设立20亿元专项债;建设“共性技术中试平台”,开放精密制造、光电检测等共享设备,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
【江门市推出“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扶持计划”】5月5日,江门市侨务局联合科技局发布新政,对华侨华人回国创业项目提供“三免两减半”支持:前三年免租金、免税融资担保费、免专利申请费,后两年贷款贴息减半。同步设立5亿元华侨创投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农业、文旅融合项目,最高持股比例放宽至40%。
【肇庆高新区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强链工程”】4月26日,肇庆高新区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图谱》,针对电池材料、智能座舱等薄弱环节,对填补产业链空白的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20%奖励;规划建设“新能源零部件保税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目标年内引进上下游企业30家,建成大湾区西部新能源汽车核心配套基地。
【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上线“技能人才跨境认证平台”】5月6日,广东省人社厅宣布,大湾区人才港正式上线“技能人才资格互认系统”,首批开放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20个职业。持香港、内地双认证的技能人才可跨区域就业并享受两地补贴。平台同步提供在线培训课程,计划年内认证超10万名技术工人。
编辑:韩 帅
审核:杜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