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大湾区头条



1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访杭州创新科技设施


行政长官李家超4月22日率团抵达浙江省杭州,展开为期四日的浙江访问行程。他到访创新科技设施,并与当地港人和港企代表会面。


李家超一行下午抵达杭州后,先到访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了解香港和杭州在创科合作的最新发展。


他说,浙大科创中心是浙江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汇聚擅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人才,能够与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



李家超指出,浙江大学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下的合资格内地院校,至今已有逾4000名浙江大学毕业生透过高才通计划获批到香港发展。


晚上,李家超出席浙江省香港商会安排的餐叙,与在浙江的港人和港企代表交流,了解他们在当地的生活和发展情况。他鼓励他们发挥自身所长,服务浙江企业走出去、把外资引进来,为促进浙港两地互利共赢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

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https://mp.weixin.qq.com/s/li7ZoeiOxczVq5XjwBGD0w















PART 2 特别关注



2

教青局与筹委会合办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系列活动


为让澳门青年学生认识和传承五四精神,培养爱国爱澳的情怀,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将举办“澳门学界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以及联同由逾90个团体组成的纪念“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筹备委员会合办系列活动,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加深青年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澳门学界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将于5月4日早上假澳门理工大学体育馆举行,由来自本澳3所高等院校和36所中学的学生组成的澳门学界升旗队负责升旗仪式,并由澳门演艺学院联同中葡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创作《冼星海与黄河颂》,结合戏剧、朗诵、现场音乐演奏和舞蹈,以纪念冼星海先生诞辰120周年,以及澳门中华总商会附设青洲中学学生演出《中华之魂》舞蹈等。活动将邀请全澳学生及各界青年代表参与。


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系列活动——五四青年论坛于同日举行,将邀请不同专家学者及行业人士探讨“五四”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澳门青年的使命担当与未来发展。此外,还有多场五四精神走进校园讲座、明信片设计及填色比赛、线上问答游戏、赴大湾区城巿及合作区的交流考察活动、职涯与科学探索活动等。期望青年学生以行动回应习近平主席对广大青年的寄语,传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为建设澳门、建设国家的有生力量。

文章来源

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https://mp.weixin.qq.com/s/MnMtF8njw9SjWZx0Dnyn7g














PART 3 学术视角



3

澳学者解码AI时代高等教育变革 

倡澳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联合主办的“数智赋能 生态共创 向上突破──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无边界联合育人会议”于本月13日上午9点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珠江剧院开幕,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叶桂平受邀出席并作主题报告。



叶桂平表示,澳门作为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面对湾区建设中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澳门应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以科学赋能为引擎,以无边界育人为路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革新,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服务国家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澳门力量。


叶桂平对此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育人目标。因应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特区政府需加快研究相关政策,为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明确澳门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跨学科能力、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複合型人才。同时,鼓励高校围绕“ 1+4 ”适度多元发展战略的需求,设置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第二,培育优良师资,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助力教师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和模式,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澳门联通世界的优势,加强与国际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第四,加强与大湾区城市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建科研平台、共享教育资源、联合开展科研项目,促进湾区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积极与大湾区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培养跨学科複合型人才。

文章来源

澳门力报

https://www.exmoo.com/article/243742.html















PART 4 高等教育



4

香港6所高校跻身亚洲大学排名50强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布的2025年亚洲大学排名显示,香港有6所大学跻身前50名。


根据排行榜,香港大学今年继续排名第6名;香港中文大学上升一位,排第9名;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排第12名;香港城市大学下跌一位,排第16名;香港理工大学上升一位,排第18名;香港浸会大学上升13位,排第50名。


共有来自35个国家或地区的853所大学上榜,评审指标包括“产业”“国际展望”“研究质量”“研究环境”和“教学”等。


香港大学发言人回应有关排名表示,作为区内领先学府,校方一直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在教学、研究及知识交流等多方面力求卓越,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国际间的声誉。



香港中文大学发言人表示,港中大已是连续第八年跻身亚洲前十,充分展现大学在研究及教育的卓越表现。校方会继续致力于研究、教育和创新方面追求卓越,助力香港发展为国际创科中心及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为香港、国家,以至全球社会作出贡献。


香港科技大学表示,将继续努力,在教学产研各方面追求卓越,致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香港城市大学在“产业”指标中获得满分,位列亚洲榜首。该校表示,将持续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助力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地区和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地位。


香港浸会大学发言人表示,港浸大的THE亚洲排名由2023年的第105位攀升至2025年的第50位,肯定了大学在研究质素和研究环境的显著提升。该校尤其专注于创意媒体、健康与药物研发、人文和文化、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积极拓展和深化跨学科的创新研究,并致力推动成果转化,以惠及社群。

文章来源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https://mp.weixin.qq.com/s/gwlTzWNW7kZ7QEVHKG75NQ















PART 5 基础教育



5

香港特区教育局发布中学新英文国安教材

国家安全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一环,亦与国民教育密不可分,是本港学校课程的重要部分。为支援学校在英文科课程以自然联系、有机结合方式推行国安教育,让中小学生既可提升英语能力,同时认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特区政府教育局近日发布新一辑的中学英文科国安教育教材。该教材由四个学习单元组成,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最新发展,以及维护数据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经验



以社会及粮食安全为主题


是次新发布的共有四份教材,各包含阅读、观看、写作和口语活动环节。主题则为“社会安全”和“粮食安全─杂交水稻之父”,主要对象是初中生。


前者内容包括讲解网络诈骗与社会安全的关系,常见的诈骗手法与网络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的重要性。此教材同时期望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并且学会运用情态动词(Modal verb)及修饰语(modifier)。后者内容包括粮食短缺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亦说明了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贡献,以及每个人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教材提及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式的用法,例如以一般过去式,讲述袁隆平昔日萌生出杂交稻米或可消除饥饿的想法;现在完成式用于描述从过去开始并持续到现在的动作,例如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杰出贡献已经造福世界,并将继续造福更多人民。


大数据足迹介绍国安面临威胁


另外有两份教材主要以高中生为对象,其中在“大数据足迹”主题中,介绍国家在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在当今数码世界中保障资料安全的重要性、每个人在维护资料安全的责任等等,包括小组讨论环节,讨论如国家维护资料安全做了哪些努力、大众可如何协助保障资料安全、学校可采取哪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资料安全意识,最后再以个人短讲形式发表想法。


至于在“节约用水数千年”主题的教材中,介绍了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而实施的政策与策略等。当中提供的阅读资料提及,国家过去十年的治水事业取得众多历史性成就,包括新增水库库容1,632亿立方米,全国洪涝灾害损失佔生产毛额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1%降至0.2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另一份阅读资料则引用水务署资料,讲述香港自1965年起输入东江水,以满足本地用水需求,而水务署多年来亦积极推广活动,让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教育局指出,教师可有效运用学与教资源,整合并将它们纳入到学校英语语言课程的相关单元,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作相应调整,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文章来源

点新闻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504/18/AP6801a756e4b0e343b0e71a6a.html















6


澳门第十七届青少年国情知识竞赛举行初赛颁奖典礼


澳门第十七届青少年国情知识竞赛4月22日举行初赛颁奖典礼。本届赛事共吸引34所学校、超过15000名大中学生参赛,数量均创新高。据了解,本届竞赛以“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让澳门青少年深入了解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以及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将于5月15日举行。国情教育(澳门)协会会长王海涛致辞表示,希望同学们通过竞赛能深入了解新型工业化对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为国家繁荣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竞赛由国情教育(澳门)协会主办,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新闻和公共外交部指导,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澳门中华教育会等支持。自2009年举办至今,赛事已累计吸引14.5万人次学生参加。

文章来源

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

https://mp.weixin.qq.com/s/GYZtua9ZOW6VZYe6xGtKpA
















注:本公众号转载仅供学术分享使用


责编:余晖

供稿:苏华钊

排版:叶欣、刘婧芬

审核:王嵩迪




为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