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2025年节约用水工作任务
为推动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节约用水条例》,高质量建设节水型社会,广东省水利厅会同省节水工作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研究制定了《2025年节约用水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
《任务》以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为主线,提出了25项重点工作内容,明确了贯彻节约用水条例、完成节水规划任务、加大非常规水开发利用、实施水预算管理改革、发展节水技术产业、创新节水宣传模式等6方面的重点工作。
广东省节水工作联席会议已连续4年部署年度节约用水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年度任务工作分配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各部门协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节水工作格局。
以下为《任务》全文。
2025年,全省节水工作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节约用水条例,以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为主线,深入开展国家和省节水行动,高质量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提升我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水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一、贯彻节约用水条例,完善节水政策制度体系
1. 统筹落实节水工作任务。发挥省节约用水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按照节约用水条例职责分工,统筹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保障。
2. 完善地方节水法规制度。加快省节约用水条例立法进程,适时出台省级节水法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修订本领域节水相关法规,督促各地市完善节水制度政策体系。
3. 启动编制省级节水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任务部署,启动编制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五五”规划,科学分解制定未来五年节水工作任务。
4. 落实水资源税优惠政策。完善工业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纳税人认定工作指引,做好享受减征政策的纳税人认定,落实水资源税减征20%的优惠政策。
5. 强化用水定额修编应用。按周期动态修订省级用水定额。按国家部署推动重点行业实施用水定额贯标行动,推动达不到用水定额或用水水平落后的用水单位实施节水改造。
二、完成节水规划任务,高质量建设节水型社会
6.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巩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成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高质量建设节水型社会,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
7. 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强化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加快城市供水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和“一户一表”改造。指导揭阳市完成节水型城市创建目标任务,争取全部地市达到节水型城市建设标准。
8. 推动工业节水减排。加大先进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力度,提升工业用水效率。鼓励工业企业、园区等节水主体开展水效对标达标,加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推动重点用水企业实施水务经理制度。
9. 推动农业节水增效。继续推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完成国家下达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任务。做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作,开展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
10. 开展公共领域节水。落实《公共机构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持续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器具普及更新工作。指导高校加强节水教育、强化节水管理、推进节水技改,对照《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T/CHES32-2019》要求,促进高校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
11. 强化节水监督考核。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审查,推动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开展坐便器、智能坐便器、洗碗机、淋浴器、净水机等国家水效标识产品的市场监督检查。
三、加大非常规水开发利用,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12. 完成再生水试点任务。高质量完成广州市黄埔区、深圳市、东莞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指导佛山市推进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着力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13. 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各部门协同谋划储备一批优质的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矿坑(井)水利用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补助。争取年内新开工一批非常规水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非常规水利用专项规划。
14. 加强非常规水统计监测。指导各地按国家要求规范统计非常规水利用量。组织开展非常规水可利用量的调查分析,合理确定“十五五”非常规水利用规模。构建再生水在线监测体系,将试点城市再生水相关信息接入水行政主管部门。
四、实施水预算管理改革,探索新型用水管理制度
15. 建立水预算管理制度。指导广州市流溪河流域突出流域试点特色,建立完善水预算管理技术指引,配套制定预算基准额度核算方法、执行监督管理细则等制度,为建立水预算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16. 加快水预算项目实施。强化中央和省级资金、政策等要素保障,支持广州市加快推进水预算用水计量设施、适应性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为落地水预算制度提供硬件基础。
17. 衔接现有用水制度关系。分析全省“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执行情况,开展“十五五”用水双控指标研究。衔接好水预算制度与流域分水、双控指标、取水许可、计划用水等制度的关系。
五、发展节水技术产业,建设大湾区节水产业高地
18. 开展节水产业调查统计。研究国民经济行业中节水产业的涉及范围和具体目录。开展全省(或广州市)节水产业调查统计,初步掌握节水产业相关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关键技术产品,为制定节水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方向。
19. 加大节水产业政策支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出台我省支持节水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鼓励广州等地区因地制宜建设节水特色产业园区,培育节水产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20. 培育发展节水产业市场。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发挥行业协会和联盟平台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先进节水企业的交流合作。支持“广交会”、“高交会”等平台设置节水产业专区,促进节水技术产品交流交易,培育节水产业交易市场。
21.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研究成立省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和鼓励该中心及省内研发机构加快节水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遴选推荐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发布省级先进节水技术推广目录或典型节水应用场景案例。
22. 健全市场化服务机制。在工业园区、公共机构、供水管网等典型场景加大合同节水推广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和技术参与节水建设改造,争取年内实施20项以上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节水贷”等绿色金融服务,助力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创新节水宣传模式,加快构建节水宣教新格局
23. 构建各方协同宣教格局。落实国家11部委《关于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的指导意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节水宣教格局。注重编发节水工作专刊,发挥新媒体平台影响力,宣传报道各级各部门节水工作成效,普及节水知识理念。
24. 持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世界水日”期间,开展“节水广东 你我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各地积极响应“千城地标亮节水”活动。组织各地参加第四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第六届“节水在身边”全国短视频大赛。开展节水宣传“五进”活动。。
25. 打造节水宣教品牌。做优“广东节水科普第一课”“广东节水十大典型案例”等宣传品牌。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打造有区域特色的“节水好家庭”等品牌活动。注重利用省节水体验实验室、省节水形象标识(粤小节)等,宣贯普及节约用水条例等法规知识,讲好广东节水故事。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编辑发布:广东省节约用水协会
(2025年第23期)版权归广东省节约用水协会所有,任何公司或个人未与本单位协议授权不得使用,转载文章请联系告知并标注出处,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