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CIMT2025期间,工信产业研究院组织调研组对齿轮机床参展企业进行调研,共调研国内外企业13家,其中国内企业7家,国外企业6家。
二、展品特点
(一)国产数控齿轮磨床展品加工效率进一步提升
本届展会展出的国产齿轮磨床产品在加工效率方面较之前展览有一定提升,典型代表企业有秦川机床、重庆机床等。

秦川机床厂YK7215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砂轮主轴最高转速达到10000rpm,应用EGB、直驱技术,提升加工效率。

重庆机床厂YT7226G数控蜗杆砂轮双工作台磨齿机,磨削主轴最高转速达到10000rpm,采用双工件主轴,可使循环加工辅助时间缩短至5秒以内,降低辅助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二)国产齿轮磨床磨削精度进一步提升
本届展会展出的国产齿轮磨床产品功能和精度进步明显,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典型代表企业有上海星合、中大创远等。

上海星合的PG2840H成形砂轮磨齿机采用直驱技术+星合嵌入式成形磨软件+自主研发主轴,磨削精度稳定达DIN3级,最高精度可达到DIN2级,实现三截面扭曲修形功能。

中大创远的YKA2030数控锥齿轮磨齿机,能进行展成法或成型法磨削加工圆弧齿制的各种螺旋锥齿轮和端面弧齿联轴器。磨齿精度最高稳定到DIN2级,齿面粗糙度达到Ra0.2。
(三)“AI+机床”技术应用崭露头角
本次展会多家企业展示AI技术在机床领域应用,典型代表包括秦川机床、康尼等。

秦川集团YK7326智能机床,采用华中数控开发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在企业级AI服务器上部署含AI大模型的智能底座以及智能编程和工艺优化、精度提升、智能运维子系统,实现了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基于AI技术赋能机床能力,实现自动编程和工艺参数优化;实现热误差、几何误差、轮廓误差补偿,提升机床加工精度;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预测性运维,提高机床的运维效率和质量。

康尼KN-G280齿轮加工机床,采用AI技术赋能磨削工艺的优化,系统自动生成相关参数和程序,改变当前依赖人工输入参数的模式,以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生产。
三、趋势研判
(一)智能化机床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磨齿机向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一方面,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对齿轮精度要求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智能化借助传感器、算法和数控技术实现精准加工;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智能化还能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求,通过自动化操作、智能预测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适应制造业发展的新要求。
本届展会中,众多主流齿轮加工机床制造商的展品,均搭载零编程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打破传统操作壁垒,用户仅需输入齿轮参数与加工参数,系统便能即刻自动生成 NC 代码,显著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这种操作方式,减少了人机交互频次,压缩加工辅助时间,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二)更加注重机床绿色低碳发展
磨齿机注重绿色化发展能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减少电力、水资源等能源消耗,降低切削液、废气等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绿色化产品更易获得客户认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吸引注重环保的合作伙伴与客户。
本次展会中,莱斯豪尔展出磨齿机通过密封设计、油雾抽吸与离心甩油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利勃海尔展出的车齿机采用制动能量反馈驱动技术,当机床在加减速或制动过程中,原本会被浪费的能量能够被收集并反馈回电网,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机床对外部能源的总需求,减少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目前在这一方面国内相较于国外还有明显差距。
(三)向高精度加工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其齿轮箱齿轮在高转速情况下的啮合噪声与振动问题普遍得到重视,齿轮加工精度普遍要求达到国标3级以上;加工效率也需适应在高精度加工情况下的高效率生产,因此必将带动整个齿轮机床制造业从产品加工精度到加工效率的进一步全面提升。
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高速高精齿轮的需求,以及电主轴、电直驱等核心技术突破,国产齿轮机床企业争相研制适配机型,提升设备精度能力。本届展会上国内多家企业展出齿轮加工精度为3级及以上齿轮磨床设备,与国外相比,差距在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