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同者,共赴金桥之约。”在惠风和畅四月的最后一天,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巴巴加纳·瓦基勒(Babagana Wakil)阁下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到访丝路金桥国际合作中心。双方在经贸、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达成重要共识。
姚赛(右)与巴巴加纳·瓦基勒大使(左)合影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巴巴加纳·瓦基勒(Babagana Wakil)阁下的专车缓缓驶入丝路金桥国际合作中心,姚赛率中心领导成员在门前迎候。车门开启,两位老友热情相拥,大使感慨道:“每次与姚主席相逢都倍感亲切,仿佛见到家人一般。”姚赛主席对大使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中尼友谊源远流长,合作潜力巨大。
姚赛主席(右2)、巴巴加纳·瓦基勒大使(左3)、孙瑜禧秘书长(左1)、章华(左2)、赵春影(右1)合影

著名雕塑大师章华向大使赠送雕塑作品《海风》。这件象征两国民心相通、文化共鸣的作品,为会晤增添人文气息,其同款已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收藏。

姚 赛

在随后的会谈中,姚赛主席、孙瑜禧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和程锦副秘书长分别向大使介绍了丝路金桥国际合作中心的主要职责、发展现状和工作重点,详细分享了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丝路金桥国际合作系列活动方案。大使先生对中心工作和服贸会方案表示高度赞赏。

在经贸合作领域,双方探讨了工业园建设、新能源汽车、卫星通信和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机遇。我方明确表示愿为尼日利亚量身定制覆盖战略规划、方案设计、项目落地至运营维护的全链条解决方案。通过深度融合中国发展经验与尼日利亚本土实际,推动先进理念与实践模式的本地化创新,构建契合当地发展需求的长效合作机制,助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巴巴加纳·瓦基勒(Babagana Wakil)大使

作为全球第六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成为双方合作的核心方向。尼方大使详细介绍了石油预售及开采授权等优惠政策,积极邀请中国企业参与原油采购和矿产资源开发。双方围绕创新合作模式展开深入探讨,致力于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尼方着重表示,将为中国企业开放铁、铜、锂等关键矿产领域的投资机遇,进一步拓展双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文化交流是夯实双边关系的重要纽带。大使指出,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尼日利亚计划于6月中旬举办中尼文化交流活动,诚挚邀请我中心莅临参与。大使同时强调,尼方将委托经济贸易、文化官员紧密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通过高效协调机制,全面深化双方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持续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与传统友谊。

姚赛与巴巴加纳·瓦基勒大使会后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继续深入交谈

“畅谈不觉天色晚,华灯初上惋惜别。”会谈结束已是月亮高照,繁星闪耀之时。分别之际,大使与姚赛紧紧拥抱,依依惜别。此次会晤进一步勾勒出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全方位合作的新蓝图。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中尼两国将以务实合作为基石,携手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离别时,姚赛主席与巴巴加纳·瓦基勒大使深情拥抱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简介: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简称尼日利亚,首都为阿布贾,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国,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位于西非几内亚湾沿岸,毗邻贝宁、尼日尔、乍得和喀麦隆。该国面积923,768平方公里,最大城市拉各斯是西非经济与金融中心。作为非洲唯一人口超2亿的国家(2023年约2.23亿),尼日利亚拥有250多个民族,官方语言为英语,伊斯兰教(占50%)与基督教(占40%)为主要宗教。

尼日利亚是非洲首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2018年正式签署合作文件),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能源开发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尼日利亚工业化进程和区域互联互通。

《海风》

《海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北京市政府收藏,永久坐落在鸟巢和水立方近旁。雕塑作品表达一位席地而坐的东方少女,淡绿色的衣裙,高昂的头和微闭的双眼,被海风吹得高高飞扬的头发,享受着大自然拂面而来的阳光和清风,被赋予了“海风”的名字。其神态表达了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依然勇敢坚毅,毫不退缩,对美好未来充满向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